南通·通州
基地简介
源起通州 唱响全国
“童声里的中国”活动,2006年由南通市通州区倡议发起,在中央、省市区文明委精心培育下,以“立德树人”为根本任务,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,广泛开展少儿歌谣创作传唱、少儿精品打造推广等活动,引导广大青少年欣赏美、追求美、创造美,从小在心中播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。
18年来,成功举办11届少儿歌谣创作分享活动,发动征集海内外53万件歌谣作品,结集出版24部作品集,覆盖江苏7000多所中小学,辐射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,惠及全国亿万少年儿童。《童声里的中国》《童心唱给党来听》等一批新时代优秀歌曲连续唱响央视“六一”特别节目,输送62件少儿歌谣和精品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展演展播。
2014年,通州区建立“童声里的中国”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,设儿童音乐、儿童文学、儿童影视和少先队四大创研活动中心,整合优质资源和力量,发挥创作、研究、展演、培训等功能。精心打造和推广儿童剧《田梦儿》《青铜葵花》《草房子》《因为爸爸》、儿童电影《三袋米》《向日葵中队》、广播剧《你,明媚了春天》《永远的追“锋”少年》、儿童小说《爷爷的螺号》《使者》等22部少儿文艺精品全国推广,多部作品荣获江苏省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、江苏省“文华大奖”等省内重要奖项。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、纯美文学进校园等公益巡演推广活动4150余场,受益420万人次。邀请国内著名作家、音乐家、剧作家等,参与少儿文艺创作前沿理论、成功经验和实践探索的研究,先后举办“新时代呼唤新儿歌”“童声走过这十届”等10余场研讨活动,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,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共鸣。在通州区五甲小学、五窑小学,陕西镇巴县赤南中心小学等省内外农村边远学校建立“童声书屋”11所,捐赠5万余本优秀少儿读物。拓展了中央电视台“大手牵小手”栏目走进“童声里的中国”专场活动、“全国儿童音乐优秀创作奖”、江苏省“小茉莉花奖”声乐大赛等多项全省全国性的少儿艺术展演、评奖活动,发现并培养了一大批德艺新苗。
“童声里的中国”活动得到了中央、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指导关心支持,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光明日报、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,中央文明办《简报》面向全国推广经验,江苏省委《群众》杂志刊发理论文章。“童声”基地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“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”,被江苏省文联授予“江苏省美育推广基地”,被南通市委、市政府授予“2023年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先进集体”。“童声里的中国”被江苏省委宣传部评为“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十大品牌”,“童声里的中国”青少年文艺志愿服务队被评为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,“童声里的中国”创新实践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。
“童声”基地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
全国各地纷纷慕名前来学习参观,相继接待来自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浙江、安徽、新疆等地的参观团560余批,近4万人次。